Search

有人已經讀過尼爾‧蓋曼和羅倫佐‧馬托蒂合作的《漢賽爾與葛麗特》了嗎?喜歡嗎?喜歡嗎?
  • Share this:

有人已經讀過尼爾‧蓋曼和羅倫佐‧馬托蒂合作的《漢賽爾與葛麗特》了嗎?喜歡嗎?喜歡嗎?

出版社為這本書辦的兩場講座,台北場早就已經額滿,台中場還有名額,果然要收費的場次還是不太容易,不過,這兩場講的內容不同,台中場會完全聚焦在《漢賽爾與葛麗特》,而且我會帶不同版本的繪本到現場,加上報名費其實包含一本《漢賽爾與葛麗特》,還有一份特別的贈品,其實也等於免費,只是希望讀者真的都能實際買書,別說支持,這本書真的值得繪本迷典藏。
(講座資訊請見留言處)

以下我想摘出一段我為這本書寫的文章(刊在最新一期的週刊編集中),各位看看這本書多麼迷人,多麼懾人心魂······

經尼爾‧蓋曼重述的《漢賽爾與葛麗特》,幾乎是以修復重要文物「修舊如舊」的態度寫成,不迴避殘酷的情節——包括將「繼母」恢復為格林童話早期版本的「生母」;也不加入新的意圖與觀點,盡可能保有原初的質地與樣貌。不過,特別的是,在不改變既有架構的前提下,尼爾‧蓋曼對故事的背景、過場的敘寫、角色的幽微心境,都以節制的文字和情緒,做出更細微的描繪,牽動讀者的心,讓人不寒而慄。例如,在兩個孩子第一次被遺棄卻順利返家時,故事這麼寫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樵夫緊緊將他們抱在懷中,他又哭又笑、又哭又笑,然後,他給兩個孩子各吃了一顆吸飽糖汁的櫻桃——罐子裡本來裝得滿滿的,現在幾乎見底。他想讓孩子們知道,他看到他們回家有多麼開心。

他們的母親則是難掩飢渴地看著罐子裡最後的四顆櫻桃。

兩個孩子把櫻桃含在嘴裡,一點一點的吸吮著,過了好久才吞下去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短短幾行,足以讓讀者看到父親卸下罪惡感的喜悅,感覺到母親的恨意加深,同時,藉由櫻桃的數量、母親的渴望、孩子珍惜吸吮櫻桃的模樣,一再凸顯糧食短缺的困境,預示兩個孩子難逃再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命運。

這個版本是先有圖,後有文,羅倫佐‧馬托蒂的黑墨水狂放不羈,簡直再多一分狂,就會成為抽象畫;觀者必須凝視,宛如置身幽暗的古屋或黑森林中,習慣光線極其有限的空間之後,才能稍微看見景物朦朧的輪廓,因此,每一張畫都像是可以走進故事發生現場的入口。或許是因為圖畫的氛圍如此強烈,尼爾‧蓋曼的文字似乎更顯冷靜(抑或刻意冷靜),像是謹慎輕放的腳步。

你知道的,走在200年前的黑森林裡,你的腳步不得不輕,甚至你會希望自己可以不必呼吸,以免引起任何注意。

*《漢賽爾與葛麗特》,大塊文化出版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這裡不是書店,只有繪本的評論、介紹和相關訊息分享。 海狗房東著作: 《繪本教養地圖:孩子需要的繪本180選》,三采出版 《花地藏》,維京出版,繪者楊文正 《我們一起玩好嗎》,小光點出版,繪者Josef Lee 《媽媽是一朵雲》,巴巴文化出版,繪者林小杯 海狗房東繪本譯作: https://is.gd/GXxIJa
繪本作家、譯者海狗房東,為讀者介紹大人小孩都喜歡的繪本。好作品可以超越年齡界線,繪本可大可小,也沒大沒小。
View all posts